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要闻 > 正文

多重耐药菌(MDROs)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

2023-08-07 09:26:19 来源:个人图书馆-板桥胡同37号

艰难梭菌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

(一)检查、诊断。


【资料图】

对应用抗菌药物且无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患者,应及时进行肠镜检查:查看是否有伪膜。

(二)确诊、上报。

经肠镜检查诊断为艰难梭菌感染,应立即通知相应临床科室和院感染管理部。

(三)接触隔离。

临床部门在接到报告后,应立即对该患者下达“接触隔离”的长期医嘱,并通知护士长实施如下预防和控制感染传播的措施。

1、设立醒目的蓝色隔离标志,并告知全科医务人员知晓,以防止艰难梭菌的交叉传播。

2、应严格实行接触隔离,具体内容详见《接触隔离标准操作规程》。

3、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,包括护工和保洁人员。

4、强化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的手卫生管理,接触患者时应戴手套。

接触患者前后、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、摘手套后立即洗手或卫生手消毒。(因乙醇对艰难梭菌无很好的杀菌效果,故不能使用单纯含乙醇的快速手消毒液进行手卫生)。

5、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。使用专用的洁具进行环境清洁和消毒,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品表面、设备设施表面,应当每天至少2次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。出现或者疑似有感染暴发时,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。被患者血液、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消毒。(艰难梭菌为有芽孢的厌氧菌,对消毒剂有较强耐受性,使用消毒剂时应配制较高的浓度,如2000mg/L的含氯消毒剂)。

6、患者转诊之前应通知接诊的科室,以便采取相应传播控制措施。

7、患者肠镜检查伪膜消失、临床无感染症状,方可解除隔离。

(四)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。

1、艰难梭菌相关疾病(CDAD)患者应停止使用头孢类、克林霉素及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。

2、推荐治疗性使用药物为甲硝唑加万古霉素。

标签:

<  上一篇

杰森·斯坦森吴京双战《巨齿鲨2:深渊》 获赞惊险又搞笑

下一篇 >

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