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个“熊孩子”的背后都有一个“熊家长”!
5月11日,有网友爆料称自己乘坐高铁遇到孩子全程哭闹、大力拍打椅背,乘务员劝说未果,一个小伙子忍不住发声,希望家长正确引导小孩。然而,这名家长不仅推卸责任,还恶言反怼:“那我把他弄死掉?”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高铁等公共场所“苦熊孩子久矣”,虽然没有明文规定禁止孩子哭闹、拍打椅背,但从道德层面上,家长应该及时劝阻孩子的吵闹行为。大多数情况下,只要家长能够主动安抚孩子,止住哭闹,其他乘客也都能理解、包容,甚至称赞家长的称职之举。
但偏偏有家长反其道而行,一次次挑战人们的耐心和包容心。不管“熊孩子”闹得多么凶,他们只会怪罪别人,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。有人甚至理直气壮地说“那你跟他讲讲”“我控制不了”。这种推卸责任的态度,断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更何况,“那我把他弄死掉?”这种话,是为人父母能够随口讲出的吗?只能说明,这位家长的情绪极度不稳定,甚至显得过激。后续调查可能还需要有关部门的介入,批评教育家长的危险发言。
上次“掌掴事件”引起的众怒还未平息,如今又一位奇葩家长口无遮拦,让人血压直升,正应了那句“无法容忍的不是熊孩子,而是熊孩子背后的熊家长”。比起哭闹的小孩,低素质的家长最令人气愤。
“熊孩子”犯错,可能是因为年纪小、不懂事;“熊家长”犯错,那就是明知故犯、无理取闹。常言道,父母应为孩子扣好“人生第一粒扣子”。这要求家长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,引导孩子正向发展。就这起事件来说,父母理应替孩子道歉、帮孩子纠错、防止孩子再次犯错,这便是“言传身教”的现实意义之一。
一句温和的道歉、一个善意的笑容,比拳头和口角更有力量;一味溺爱、纵容、一味护犊护短,比“子不教父之过”更具危害。不做“熊家长”,而做“神仙家长”,既对孩子成长有益,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。
退一步讲,倘若父母失职,旁人勇于指出错误,勇于站出来给“熊家长”合情合理合规地立规矩,这也是对未成年人的一种爱护。整顿“熊家长”乱象非一人之力,随着越来越多的旁人不肯妥协、不愿和解,“熊孩子”“熊家长”问题将得到缓解。
(黄河评论信箱:zghhpl@163.com)
统筹:王攀 编辑:陈若松 版权声明本稿件为独家原创,版权为郑州报业集团有限公司(正观新闻)所有,转载或者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,如有违反,依法保留追究权。
标签:
要闻